作者: 來源: 海報新聞 發表時間: 2025-07-29 15:54
大眾網記者 徐德波 菏澤報道
雞蛋的行情驟起驟落,利潤空間在上下游擠壓中日益稀薄——這不僅是東明吉安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安軍曾經的焦慮,更是整個蛋雞產業揮之不去的陰云。當單純依賴初級農產品銷售的模式遭遇嚴峻挑戰,山東東明這家大型蛋雞養殖企業選擇了一條破局之路:向產業鏈深處掘金,讓“雞安雞蛋”的品牌價值在鏈條延伸中淬煉成鋼,鑄就蛋品中的“山東好品”。
一枚噴碼塑品牌:從“無名蛋”到“身份證蛋”的價值躍升
日前,在東明吉安農牧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吉安農牧”)的自動化包裝車間,一枚枚雞蛋正通過中央集蛋線傳送至蛋庫,工人只需將蛋箱封口——全程“人不碰蛋”的智能化操作,折射出這家企業對品質的追求。而在2019年之前,這些雞蛋雖品質優良,卻因缺乏品牌標識,只能以普通蛋價在市場中沉浮。
“自從創建‘吉安生態雞蛋’品牌并推行蛋品打碼后,經濟效益翻番,抗市場風險能力顯著增強。”郭安軍介紹。每一枚雞蛋的噴碼如同“身份證”,消費者掃碼可追溯生產全流程。品牌化戰略讓雞蛋單價提升30%,更是成功打入上海、安徽等高端市場,并在山東省優質蛋品產銷對接會上獲得認可,吉安農牧的雞蛋完成了從“無名蛋”到“身份證蛋”的蛻變。
1.5億元鑄鏈條:深加工園區驅動產業“裂變”升級
雞安雞蛋在推行蛋品打碼后雖初步提升了品牌價值,但在應對雞蛋市場“過山車”式價格波動時仍顯乏力。
“在企業尚未延伸產業鏈時,產品單一導致盈利點匱乏,市場稍有風吹草動,抗風險能力薄弱的短板便暴露無遺。”郭安軍回顧道。殘酷的市場倒逼轉型,企業意識到,雞蛋的價值不應止步于養殖場的蛋筐,深加工是提升附加值、熨平價格波動的關鍵支點,到底該如何走出這一困境?
破局的號角在山東省東明縣馬頭鎮梁坊村吹響。一個總投資1.5億元的雞蛋精細加工園區正在緊張建設當中。轟鳴的機械聲中,場地清理作業緊鑼密鼓進行。這并非簡單的產能疊加,而是企業戰略升級的核心落子。郭安軍描繪了園區藍圖:“項目建成后,將具備年處理200萬只蛋雞產能、加工銷售3.6萬噸鮮蛋的能力,預計年銷售額突破4.3億元。更重要的是,它將補齊我們從分揀、清潔、烘干、殺菌到包裝、儲存保鮮的全流程精細加工能力,構建真正意義上的閉環蛋品產業鏈。”
加工園區的意義遠超物理空間的拓展。它標志著“雞安雞蛋”從傳統初級農產品供應商,向擁有多元化深加工產品矩陣的品牌運營商躍升。鹵蛋、皮蛋、松花蛋等精深加工產品線相繼布局,每一枚雞蛋在流水線上被賦予新的生命形態與市場價值,實現從“論斤賣”到“論品質、論品牌賣”的根本性跨越。
產業鏈韌性不僅在于向下游延伸的深度,更在于向上游整合的強度與協同的廣度。東明吉安的布局早已超越單一養殖環節,前瞻性地涉足雞苗采購育成、精準飼料配方配送、疫苗注射外包服務等領域。這種縱向一體化戰略,有效打通了從種源到餐桌的關鍵節點,構建起內部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,顯著增強了對飼料價格波動、疫病風險等外部沖擊的緩沖能力。
東明縣馬頭鎮黨委書記周福京對此寄予厚望:“吉安雞蛋精細加工園區預計今年年底投產后,其輻射效應將遠超企業圍墻。它將直接帶動周邊養雞場標準化升級,激活飼料加工、冷鏈物流等相關配套產業,預計新增農民工就業崗位200余個,年均增收超2萬元。”一個以“雞安”品牌為核心的區域性蛋雞產業集群正加速成型。
產學研融注動能:科技與協同鍛造“鋼筋鐵骨”產業鏈
品牌的生命力,根植于科技創新的沃土。郭安軍深諳此道:“我們正積極對接高校及科研院所,圍繞蛋品深加工技術、功能性蛋品開發、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方向展開攻關。通過科技創新驅動、產業深度融合與綠色低碳發展三軌并行,為‘雞安’品牌注入持久競爭力,讓山東好雞蛋真正走向全國消費者的餐桌。”
從被動承受價格波動到主動鍛造全鏈條韌性,東明“雞安雞蛋”的轉型之路,為山東農產品品牌升級提供了深刻啟示:單一環節的優勢在風浪前往往脆弱,唯有打通上下游、貫通產學研,在產業鏈的深度整合與價值再造中,品牌方能獲得抵御風險的鋼筋鐵骨。
當一枚“雞安雞蛋”歷經全流程精細加工,貼上品牌標識走向市場,它承載的已不僅是蛋白質營養,更凝聚著產業鏈協同的智慧、科技賦能的創新和抵御市場風浪的堅實底氣——這正是山東農業品牌、“山東好品”在時代大潮中破浪前行的核心密碼。